Tir与其他Lua Web框架相比,如何?

Zed Shaw 的 Lua web 框架 Tir 与其他 Lua web 框架(如 KeplerLuCI 等)相比如何?

比较如下:

  • 代码基础的成熟度
  • 功能/特性
  • 性能
  • 使用难度

更新:

由于 Tir 基于 Lua 的 coroutine 使用,这是否意味着 Tir 永远无法很好地扩展?原因在于,由于协同线程在 Lua 中以合作/协作线程的形式实现,(而不是抢占式),因此协同线程无法利用多核/处理器系统。

原文链接 https://stackoverflow.com/questions/4775371

点赞
stackoverflow用户499395
stackoverflow用户499395

Tir 比 Kepler 或 LuCI 新得多,因此代码远没有成熟。我现在会将 Tir 归为试验性质。同样的因素也意味着它具有明显较少的特性。

然而通过其基于协程的流控制,它仍然有一种非常舒适的延续传递开发风格。

个人的评价是:它适用于实验,但在 Zed 更稳定它之前,可能还不适用于重负荷任务。

2011-02-01 20:01:39
stackoverflow用户434206
stackoverflow用户434206

这个视频是来自2011 PyCon conference,基本上讲述的是你可以通过运行更多的工作进程在多核或多处理器上进行扩展,高负载条件下,内存优势可以提供更好的性能。在视频中,他们说在Meebo公司过去几个月里使用了这种方法以处理巨大的负载。

这个视频是专门针对Python的,因此只涉及协程方法部分的问题。视频长度约是30分钟。

2011-03-26 06:50:06